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理解

正文

我们为何会咬指甲?

2014-07-18来源:中国日报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杰奎琳·肯尼迪(Jackie Onassis)、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他们都爱(或曾经都爱)咬指甲。

这嗜好我可不喜欢。被别人看到多恶心呀,把双手的形象全毁了,很可能不卫生,如果咬得太深还会受伤。我也几次试图想要戒掉,但从未持之以恒。

最近,我总在想是什么让像我这样爱咬指甲的人恶习难改呢?难道和其他人相比我们意志更薄弱?更神经质?更有欲望?也许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能够给我答案,也许还能给我一些暗示,教我如何自我摆脱这个令人讨厌的习惯。

第一次浏览文献就发现了过度咬指甲的医学术语:“咬甲癖”(onychophagia)。心理学家把它归于一种冲脉控制问题,即类似强迫症问题。但这仅指极端案例,精神病学对此的帮助颇有成效,对其他过度怪癖也是如此,如:皮肤搔抓症,拔毛癖。我可没到那种程度,只是和大多数爱咬指甲的人一样,一直有这样的癖好,但没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45%以上的青少年爱咬指甲,比如:青少年可能只占一小部分,但你不会说他们中一半人需要接受医学治疗。我想要了解这种现象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一面——咬指甲没什么大惊小怪,但它对我来说依然是件大事,得去克服。

都是妈妈的错

当然,心理学家在咬指甲方面有许多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它归结于性心理发育不良,当然是在口腔期。典型的弗洛伊德理论认为,口欲滞留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喂食不足或喂食过盛、哺乳时间过长、或与母亲关系不睦。当然,各原因交错也导致了诸多症状的发生:当然,咬指甲是其一,还有为人尖酸刻薄、吸烟、酗酒、喜欢口交。其他理疗师建议将咬指甲归于“内在敌意”——毕竟是某种形式上的自残——或是紧张焦虑。

像大多心理动力论这样解释也许是说的通的,但没有特别的理由说服我们去相信这些解释是对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说法,如何自己戒掉这个习惯。就母乳喂养的程度而言,我早已过了那时期。甚至在我最放松的情况下我也咬指甲,所以似乎也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更不用说,现今没有证据证明基于这些理论上的治疗有任何特别的成效。

可惜在种种猜测之后,也慢慢无从所知了。检索相关科学文献只发现一些基于如何治疗咬指甲癖的研究。其中一项研究指出:任何让人们愈发认识到咬指甲这个癖好的治疗似乎是有所帮助的,但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有关该癖好的报道。事实上,几篇为数不多关于咬指甲的文章公开评述该问题上的文献严重不足。

习惯的奴隶

鉴于之前没有接受过科学治疗,我可以轻松地自我省视。所以以下就是我自己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咬指甲,以及如何治疗这个毛病。

让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反理论”之理论。我假设没有特殊的原因引发咬指甲——不是因为什么母乳喂养、长期焦虑、缺乏母爱。把这些统统都排除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在我和戈登、杰奎琳、布兰妮之间找出一个特别的连接点。我认为:咬指甲仅仅是由于诸多因素引发的——由于随机变异——一些人形成坏习惯的结合。

首先,有这样一个事实:把你的手指放进嘴里是件很容易的事。这是喂养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所以它是受一些最基本脑神经元回路控制的,也就是说它能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自动条件反射。此外,对咬指甲有一种“打理”因素——让指甲始终是短的——这就意味着就短期而言至少它能让人心情舒畅,即使其主要是让你的手指苦不堪言。这种奖励因素同行为者采取的愉悦相结合,意味着这种癖好能够轻松养成;除了手淫之外,真的很难想象有什么更为直接的方式让自己愉悦片刻了,而且咬指甲的好处就是在学校这么做完全没问题。这种癖好一旦建立,就会变成常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有许多你都得使用你的双手和嘴的情况。

把咬指甲当作是一种癖好去理解,对治疗的作用并不大,因为遗憾的是我知道摆脱坏习惯有多难。大多数人一天中至少一次会无意识地咬指甲。

在我看来,咬指甲并不是揭示了什么人格特征,也不是一些对人类有益进化行为的不良反映。它是我们身体构造的产物,是手对嘴行为如何在人类大脑中建立以及习惯心理的产物。

是的,我在写这篇专栏的时候确实咬指甲了。有时就算是一个好理论也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