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问西东》:谨以此篇献给珍贵的你
今天的英语赏析便取自这段泰戈尔1924年造访清华园时的演讲,徐志摩担当翻译。
泰戈尔清华演说节选
What a delight it may be for you, and what a responsibility, this belonging to a period which is one of the greatest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man!
你们正可以自负,同时也应得知道你们的责任,如今你们生长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期里,
We realize the greatness of this age dimly, in the light of this glowing fire of pain, in the suffering that has come upon us, a suffering that is world-wide; we do not even know fully what form it is going to take.
我们从我们的苦恼与痛楚的火焰里隐隐地辨论出这时代的伟大。这苦痛是普遍的,我们还不十分知道前途是何等的光景。
The seed, in which life remains self-contained, does not know its complete truth.
保持着生命的全部的种子,并不知道他包含着的完全的真理,
Even when the sheath bursts, it is not known in what shape its life will manifest itself, what fruit the branches will bear.
就在那茎箨豁裂的俄顷我们也不能断定这里面生命将会滋长成什么方式,更无从知道他将来结成什么果实。
I am tired and old. This is perhaps my last meeting with you.
我是倦了,我年纪也大了。我也许再不能会见你们了。这也许是我们最后的一次集会。
With all my heart I take this occasion to entreat you not to be turned away by the call of vulgar strength, of stupendous size, by the spirit of storage, by the multiplication of millions, without meaning and without end.
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千成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赏析:
泰戈尔在演讲中说:“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可现在,已经少有人这样说话了。
这篇演讲没有事先准备,而是即兴发挥。它不似许多有底稿的演讲那般逻辑严密,“首先、其次”几乎没有出现在文中。更多的是从一而终萦绕的诗性,泰戈尔作为举世闻名的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自然不俗。
抑扬顿挫,如何调动听众的情绪都在他的话里,像选段的开始就连用了两个what a +名词的感叹句式聚拢学生的注意力。下一句话的主干部分是we realize the greatness of this age dimly,两个in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而a suffering that is world-wide则是第二个介词短语里suffering的同位语,同时包含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译文的处理则是状语提前,谓语和宾语部分后置,“我们从我们的苦恼与痛楚的火焰里隐隐地辨论出这时代的伟大”。
说到这儿, 不得不感慨徐志摩的译文,与泰戈尔的演讲相得益彰,比如将when译作“俄顷”。如今的译界十分推崇诗人译诗,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原文的意境。只需看这篇演讲,就能了解一二。
泰戈尔的本次演讲尽管仍坚持批判物质文明,宣扬精神文明,但语气相对此前历次演讲,已大为缓和,语气中也多了一份惆怅与无奈。“I am tired and old. This is perhaps my last meeting with you.”这一句里难掩伤感,随后,他重申了对学生的期待。
With all my heart I take this occasion to entreat you…的正常语序应该是I take this occasion to entreat you…with all my heart。但这里却以With all my heart开头,强调其至诚,提出一系列需要对抗的事物: 世俗与千百种诱惑。如斯期待,对当时的学生而言,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泰戈尔并没有使用太过生涩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式,但很多时候,文字的选择已经浸润在他的习惯里。
这次演讲是当时中印文化交流史里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清华学子引之为荣幸,众多知名学者亦陪伴在侧。
时隔近一个世纪再看这段话,感喟不亚于当时。对于习惯于随波逐流、擅长妥协的当代人而言,“责任”、“信仰”、“真理”…这些词太虚无缥缈。也很少再去追捧它们了。
电影里沈母劝阻儿子当兵时曾说:怕他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命已经没了。
但很显然,沈光耀想好了,为战火燎原的土地、为食不果腹的幼童、为渴盼回家的战友,他选择承担“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
回到如今,我们是否已经想好如何过这一生:既安于眼前利益,又隐隐期待“诗和远方”,如此的周而复始,已经成了大多人与这时代抗争的模样。
《无问西东》是个好故事吗?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口碑两极分化。但须承认,总会有一个瞬间击中自己,热泪盈眶也好、五味杂陈也罢,总归是我们所向往的,也是我们所缺少的。
它想要大声疾呼的,是人文光芒,是家国天下,是比利益更宽厚的话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果曾有人这样活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