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能力的培养
2008-08-12来源:
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以前的“不善言辞”、“老实人”将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胆子小、不想说,甚至不敢说。有的虽然能说,但又说不清楚,罗嗦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干着急。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更谈不上提高口语的能力。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口语重要性,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在思想上,要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的讲解不单纯是对学生说教。那样只会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的枯燥,强制性学习使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口语是一个人在思想上的重要表现,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条件,让学生抽象理解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引导。如:可以让学生每天说一件事,讲一句话,同教师谈一次心,把每天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等等。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既联系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同学之间的感情,又煅炼一个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箭双雕”的好方法,何不去试一试呢?
二、激发学生的的说话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前提。
(一) 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
在口语交际课中,课标建议我们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学生生活中他们经历过、感受过的就非常有兴趣,他们非常乐意地说,而且还说得挺多、挺好的。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很有针对性。如: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就针对学生的生活内容排了一课《压岁钱怎么用》。上这一课时学生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他们对长辈给的压岁钱还记忆犹新,钱是谁给的?给了多少?给了之后怎么用的?学生在交谈时根据实际,谈得琅琅上口,滔滔不绝,整个课堂十分活跃。又如:在复习七《怎么过“六一”儿童节》中,学生对“六一”的向往和班级正准备的节目,显得很有发言权。他们都把自己亲身经历说得更生动、更实在。
因此,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话匣子也就随之打开,就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就很有发言权,从而说话的信心也就增强,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在口语交际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笔者认为在口语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猜迷导题。如在《保护有益动物》一课中,老师首先出一道迷语让学生猜: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一个青蛙。老师适时奖励一个青蛙图片给猜中的学生。接着老师顺着迷面引导:青蛙的样子是什么?它吃什么?怎么样吃的?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等。由于迷语简单、易猜,加上我们地处农村,学生对青蛙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因此说出来就特别流利。
2、比赛竞争。小学生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怕自己或小组输给别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如:在复习八《我们的成绩》中,根据编排,我把本班分为10个小组,每组成员评委打分评出一、二、三名,并依据名次分发不同颜色的“智多星”,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结果,小组内同学积极准备,能跳舞就献上优美的舞蹈;能唱歌的就唱上一支动听的歌;能画画的就现场为大家作一幅画。他们生怕自己的小组落后,因此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赛给学生们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随意地哭,随意地笑,真是其乐融融。这样不仅煅炼的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
3、设置良好的情境。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体验。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环境渲染。根据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亲临现场,使其意思表达更逼真、生动。在复习二《在家里》一课中,就可以在教室里摆上沙发,拿出茶杯,摆上鲜花等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复习三《我该怎么办》中,可设置货亭、电话亭、假山、凳子等,让人感受公园里的实际情境。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望很强。有很多的口语课都有适合分角色表演,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东的海洋,成为学生说的动力。如:复习六《小熊真可爱》中可分别扮演小熊、熊爸爸、小松鼠、小鸟、小白兔等,戴上它们的头饰,演绎他们说话的内容、表情、动作等。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甚至紧张、害怕,这样充分让学生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
(3)、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吸引力。他们关心主人公的命运,谴责坏人的卑劣行径,希望正义得到伸张,好人得到好报。儿童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生动、好听的故事他们非常感兴趣。在有的口语交际课中,对说话内容就可以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如:《小熊真可爱》、《保护有益的动物》等等。童话可以由教师讲述引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述,还可以由小组互相讲述共同完成。
三、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复习三中《保护有益的动物》中,学生开始都在说这些动物是怎样捉害虫的,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学生就说出生活中有许多动物是如何如何可爱的,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在保护动物中来。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小朋友,这些动物这么可爱,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纷纷根据实际情况或展开想象回答。在学生说话同时,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如前面提到的《压岁钱怎么用》,学生有的说买零食,有的说打游戏,有的说买画片……,这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用才最有意义?”话一说完,学生专心思考,然后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买学习用品,有的说捐希望工程,有的说用来缴学费等等,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思想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加强口语交际中的文明礼貌教育。
语文的素养包含语文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普通话是口语的前提,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课标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我校处于农村环境,农村的语言环境是十分糟糕的,儿童们在这一语言环境中,耳熏目染,惹上说脏话的坏习惯。因此,口语课中,要避免说脏话,在交谈中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如:在采访同学用上“你好、请”,讲完说“谢谢”,说错话用上“对不起”等等,良好的语言和和谐的姿体动作,如春风一般沐浴学生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灵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方位刺激学生。
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营造语言交际氛围,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广范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手、脚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得到视听享受。如:谢家湾小学肖路上的三年级口语课《我爱看电视》,就大量运用许多优美的电视画面,如各种文娱节目、新闻节目、卡通节目等,让学生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得到热爱好的视觉享受。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清澈的河水,抽芽的柳枝,嫩绿的小草,鲜艳的野花,勾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口语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从对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的人、会做的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材。
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胆子小、不想说,甚至不敢说。有的虽然能说,但又说不清楚,罗嗦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干着急。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更谈不上提高口语的能力。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口语重要性,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在思想上,要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的讲解不单纯是对学生说教。那样只会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的枯燥,强制性学习使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口语是一个人在思想上的重要表现,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条件,让学生抽象理解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引导。如:可以让学生每天说一件事,讲一句话,同教师谈一次心,把每天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等等。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既联系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同学之间的感情,又煅炼一个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箭双雕”的好方法,何不去试一试呢?
二、激发学生的的说话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前提。
(一) 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
在口语交际课中,课标建议我们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学生生活中他们经历过、感受过的就非常有兴趣,他们非常乐意地说,而且还说得挺多、挺好的。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很有针对性。如: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就针对学生的生活内容排了一课《压岁钱怎么用》。上这一课时学生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他们对长辈给的压岁钱还记忆犹新,钱是谁给的?给了多少?给了之后怎么用的?学生在交谈时根据实际,谈得琅琅上口,滔滔不绝,整个课堂十分活跃。又如:在复习七《怎么过“六一”儿童节》中,学生对“六一”的向往和班级正准备的节目,显得很有发言权。他们都把自己亲身经历说得更生动、更实在。
因此,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话匣子也就随之打开,就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就很有发言权,从而说话的信心也就增强,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在口语交际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笔者认为在口语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猜迷导题。如在《保护有益动物》一课中,老师首先出一道迷语让学生猜: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一个青蛙。老师适时奖励一个青蛙图片给猜中的学生。接着老师顺着迷面引导:青蛙的样子是什么?它吃什么?怎么样吃的?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等。由于迷语简单、易猜,加上我们地处农村,学生对青蛙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因此说出来就特别流利。
2、比赛竞争。小学生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怕自己或小组输给别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如:在复习八《我们的成绩》中,根据编排,我把本班分为10个小组,每组成员评委打分评出一、二、三名,并依据名次分发不同颜色的“智多星”,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结果,小组内同学积极准备,能跳舞就献上优美的舞蹈;能唱歌的就唱上一支动听的歌;能画画的就现场为大家作一幅画。他们生怕自己的小组落后,因此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赛给学生们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随意地哭,随意地笑,真是其乐融融。这样不仅煅炼的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
3、设置良好的情境。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体验。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环境渲染。根据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亲临现场,使其意思表达更逼真、生动。在复习二《在家里》一课中,就可以在教室里摆上沙发,拿出茶杯,摆上鲜花等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复习三《我该怎么办》中,可设置货亭、电话亭、假山、凳子等,让人感受公园里的实际情境。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望很强。有很多的口语课都有适合分角色表演,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东的海洋,成为学生说的动力。如:复习六《小熊真可爱》中可分别扮演小熊、熊爸爸、小松鼠、小鸟、小白兔等,戴上它们的头饰,演绎他们说话的内容、表情、动作等。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甚至紧张、害怕,这样充分让学生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
(3)、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吸引力。他们关心主人公的命运,谴责坏人的卑劣行径,希望正义得到伸张,好人得到好报。儿童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生动、好听的故事他们非常感兴趣。在有的口语交际课中,对说话内容就可以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如:《小熊真可爱》、《保护有益的动物》等等。童话可以由教师讲述引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述,还可以由小组互相讲述共同完成。
三、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复习三中《保护有益的动物》中,学生开始都在说这些动物是怎样捉害虫的,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学生就说出生活中有许多动物是如何如何可爱的,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在保护动物中来。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小朋友,这些动物这么可爱,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纷纷根据实际情况或展开想象回答。在学生说话同时,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如前面提到的《压岁钱怎么用》,学生有的说买零食,有的说打游戏,有的说买画片……,这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用才最有意义?”话一说完,学生专心思考,然后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买学习用品,有的说捐希望工程,有的说用来缴学费等等,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思想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加强口语交际中的文明礼貌教育。
语文的素养包含语文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普通话是口语的前提,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课标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我校处于农村环境,农村的语言环境是十分糟糕的,儿童们在这一语言环境中,耳熏目染,惹上说脏话的坏习惯。因此,口语课中,要避免说脏话,在交谈中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如:在采访同学用上“你好、请”,讲完说“谢谢”,说错话用上“对不起”等等,良好的语言和和谐的姿体动作,如春风一般沐浴学生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灵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方位刺激学生。
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营造语言交际氛围,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广范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手、脚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得到视听享受。如:谢家湾小学肖路上的三年级口语课《我爱看电视》,就大量运用许多优美的电视画面,如各种文娱节目、新闻节目、卡通节目等,让学生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得到热爱好的视觉享受。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清澈的河水,抽芽的柳枝,嫩绿的小草,鲜艳的野花,勾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口语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从对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的人、会做的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