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雅思考试 > 雅思阅读

正文

雅思词汇阅读篇

2009-05-07来源:和谐英语
  如果进行一个拆解,本文题目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
  何谓雅思词汇
  如何高效积累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回答这两个问题。
  要谈“雅思词汇”,首先得明确雅思到底是怎样一种考试。这是一种真正的能力测试——想必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么它如何体现出这种能力性呢?听说读写四管齐下——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听说读写一起考为什么就能测出能力?如果只挖到这一层,那很遗憾,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关键说到底还是内容。雅思考试的内容(到目前为止)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一个普通ESL使用者最可能碰到的语域,最常涉及的语境——对于General Training考生如此,对于Academic考生同样如此——差别仅在一个是在生活、工作中的最常见,一个则是在日常学习中的最常见。一言以蔽之:雅思考试在尽可能地还原真实。雅思的精髓即在真实场景下对语言的真实运用进行考核。
  这意味着雅思考试的考察对象实质上并非是某些人特定选取的某些领域,并非是针对某一套书籍某一门课程,即便从操作层面看不可避免要真的去“选择”题材。它力图代表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书面及口头的正式和非正式表达。而这,却恰恰不是今日业界及书籍市场上大量所谓的词汇书籍所考虑的。它们要不是寥寥数套雅思真题中的主观摘选,要不是现有托福/GRE词汇的简单改编:对于前者,考生“显然”会感受到如假包退般身临其境的使用效果——如果这些提前从你们随后进行的复习和培训中原本就必然会用到的备考材料中精心挑选的单词都不会对你后来真正开始做这些材料时起到哪怕是一点点的作用,那倒反而是新闻了,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区区6本剑桥二十来套题目寥寥数万单词就可以得出所谓的高频、核心、必考词汇,那现代语言学、语言测试学、统计学恐怕要重写了;至于后者,动则成千上万、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词汇堆积确乎能够给毅力超常与热衷炫词之辈有了用武之地,可实则在后者上所花费的超额时间如果真可以让我们遇事逢凶化吉畅通无阻的话,那雅思叫GRELTS(GRE+IELTS)似乎也可以。
  雅思没有词汇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么任何一种以足够大——tens or hundreds of million计——单词量为基础,以日常口语及通用书面语为对象的语言材料库(即所谓Corpus)的计算机词频统计结果中最常用(也是数量有限)部分的截取段,就是最接近所谓雅思词汇的东西。
  哪儿有?
  确实,普通人获取世界三大Corpus词频统计结果的高频部分截取段存在一些困难,其实身边的近似替代还是有的。四六级词汇是也。没错!不要把眼睛瞪得老大。对将雅思6分作为目标的大部分考生而言,高校中人几乎人手一本的四六级词汇书是最便宜,最随处可取的材料。要知道,四六级词汇制定基础就是词频表,这使它更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常用、高频特征。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从旧书市场淘一本用过的四六级书,这花不了你几个钱。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即词汇的“高效积累”。
  既然说“高效”,则暗含了时间投入的节省这样的前提。实际上,朗阁教育集团每年培训的几万考生中绝大部分计划用于雅思考试的准备时间也就两三个月。在如此的时间框架下,词汇积累的“短平快”能够实现么?
  也许诸位从不同渠道听说过,甚至还“现场体验”过花样百出的种种词汇积累方式,诸如谐音、联想、讲故事、拆分组合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剑走偏锋,令人眼花缭乱,“学习并快乐着”的词汇扩充方法任何头脑清醒,具备正常思辨能力的人都应该意识到:如此这般,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说说笑笑可以,上不得台面。在词汇积累方面,任何“取巧”的想法,最终只会导致一再的失败,一再地从A开始。一句话,“背”单词是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躲,是躲不过的。
  其实,“背”单词是一种科学。一旦真正掌握,我们就能找到时间投入和产出的最佳平衡点。
  广为人知的艾氏(Ebbinghaus)记忆研究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从记住的那一刻就开始。快慢而已,多少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弱和减缓这种效果。由于初次记忆后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遗忘得最快,而后逐渐变慢,直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即除了重复次数需要保证外,重复的时间安排非常关键。绝大部分背了也失败了的学习者,要不是重复次数不够,要不是时间安排不合理。两者必居其一,或者兼而有之。
  很多学员并没有达到足够多的重复次数,简单以为看过一遍再重复一两次就可以了。如果是背完就当场考试,这倒未尝不可,我想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多少都曾有过晚上突击天亮考试的经历。但由于记忆量可观,时间延续多周,我们这里讨论的词汇积累并不是overnight就完成的。因此必须多次重复。即便达不到研究结论所建议的7次那么理想,4、5次是必要的。
  但是,重复次数的保证固然可以实现记忆的效果,但重复安排的不科学可能意味着成倍的时间浪费。效率从何而来?我们应当承认还是有不少学习者会愿意进行足够多的重复来记忆单词的,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到底呢?机械地平均安排复习进度的确简化了计划过程本身,但遗忘的规律必然使我们面临二次重复时又有大量的“生”词这种极其被动和令人沮丧的局面。自然,这种耗时而低效的重复只有最具备恒心毅力的学生可以承受。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面”上的问题。
  好的学习效果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保证。遗忘效果的指数曲线特征表明学习和复习的时间安排也应该与之针锋相对。简言之,学习之后的复习在次数达标的同时,需要从频率的安排上递减。在初次记忆后第一时间进行复习,随后逐渐拉开前后两次复习间的间隔。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可以设想如下一种参考方案,通过第一次积累后逐渐拉开复习频率,同时避开主要休息和工作时段提高复习可操作性,从而达到复习次数和安排的合理结合,保证词汇积累效果。

  任意Weekday为起点的词汇积累方案(参考)

次数(对同一组词)时间与上次间隔
1st~9 pm, Day X*, Week 1
2nd(复习)~12 pm, Day X, Week 11-2 hrs(用于洗漱)
3rd(复习)~6 am, Day X+1, Week 16 hrs(用于睡眠)
4th(复习)~8 pm, Day X+1, Week 112 hrs(用于上班/上学)
5th(复习)~7 pm, Saturday, Week 11-5 days (复习当周)
6th(复习)~6 pm, Sunday, Week 41-4 wks (复习当月)

  *:X代表周一到五任何一天
  说明:上表结合了对复习时间节奏和一个学习者正常情况下时间支配情况的考虑。如果加以复制,那么在一个月的周期内,可以达到6次有效克服遗忘曲线的复习,而不会影响到任意一周中周一到五的新词汇学习计划的正常进行。若每天记忆量为100,则一个月内有效词汇扩展量可达2,000。这样,对于一个雅思考生而言,结合已有的词汇储备,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你的词汇就基本达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