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选择专硕还是普硕?
目前,考生在选择考研时,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只要能考上,不管专业适不适合;二是学费哪边少,就选择哪边。
这说明很多考生在对硕士教育类型的选择上,并不是足够理性。也有不少考生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选择读研,但对于毕业后,是否真能如愿找到工作,却没有把握。这种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对于自身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在选择读研方式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终极就业目标,选择读研的方式和专业。如果有志于到大学任教,从事理论科研工作,则比较适合选择普通硕士,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素养;而如果想在业界一线发挥一技之长,则最好选择专业硕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将不再以学历为录用原则,而是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作为基本的用人原则。尽管在短时间内,我国重学历的传统还无法消除,但就用人单位来说,学历因素在企业考虑是否录用时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低。在市场竞争中,依靠员工的高学历来支撑门面的做法,无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是不明智的。企业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最关心的是应聘者能否把工作做好,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通常来讲,学历越高,企业需要支付的劳动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一个明智的企业将不会再强调是谁,而关心他能做什么,学生的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之间的实际联系也会进一步减弱,而其真正所长才是应聘时最大的优势。
因此,考生在选择读研时应该对此有所思考,理性地分析职业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成本,将时间投入在正确的方向上。不过,进行职业规划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一位研究生表示,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读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时感觉读研究生是大势所趋,研究生毕业出来再工作,起点高一些;二是担心工作以后没有精力再考研,也怕到时候没了这个追求。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建议各位考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社会需求,即外部环境。这又分为四个因素,即地区、行业、单位和岗位。此外考生还应该进行个人分析,从价值取向、性格兴趣、能力所长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权衡。从这些因素上综合考虑,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既符合自身性格特长,又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之路。这样,在读研的方式、专业上,学生才能更加理性地加以选择,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在自身的职业规划基础上,考生也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如与普通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工作背景更为重要。清华大学在招MBA的学生时,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良好的本科教育基础和工作经历;其次是学生个人的商业领导潜力,包括职业兴趣和能力,如喜不喜欢和很多人一起工作,有没有毅力追求长远的经济目标等等;最后是个人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应该把为企业、为社会作贡献结合起来。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往往也是企业在招聘时所看重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