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托福考试 > 托福机经

正文

16天准备托福1月23日一战西安考场94分

2010-03-10来源:和谐英语

  经验贴看了很多,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100+的华丽丽分数,自己这个成绩也可以用不死不活来形容,不过对我来说这个分数也够了。来源:
  看不着题目,刚开始超级的闹心,后来觉得谁怕谁啊,德福听力两道大题都是填空题老娘也本文来源:果自己有办法,能找到老师来改那更好。当然,这个办法针对的是用2、3个月备考托福的同学。个人觉得,如果真的的美女编辑们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自己花时间琢磨才是关键。读到的听到的好句子是自己花心思用到文章里的;句式是可以积累的,好的句式应该不仅仅是倒装、强调、虚拟语气这几种;不那么高级的词儿如果是通过查词典看例句来积累,那么记得会更牢,效果也就更明显。而且,最应该对自己负责的是自己。只是相应的,用这种方法时间也会花掉一大把。没有以上任何一种理想状态的我的两篇作文都是Fair, 缺乏有的放矢的练习是致命的原因。顺便说一下,1.23这场考试的独立作文题目我没在下载到提纲里看到,现在想想这的确是一个失误,还是应该以OG给出的题目为准

  考场感想:
  1月21号晚上和妈妈到达西安,住在如家小寨店,距离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2公里左右。出门向南走个100米有公交站,到政法大学这一站然后往前走点过个天桥就到了,西外就在政法大学斜对面。打车也挺便宜,长安区的出租5块钱,其他的好像是7块。这里要说一下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小意外:晚上到了如家之后,觉得眼睛很

不舒服,照镜子一看,右眼的下眼睑竟然长了个麦粒肿!洗完澡收拾完之后赶紧接了杯热水熏眼睛,祈祷着考试之前一定要好。22号上午看考场,结果考场不开。门口的老大爷也让我们去另外一栋教学楼找一个老师,老师说不用看考场,图书馆7楼一出电梯门就是考场。我又问了一下关于寄成绩单的问题就打道回府了,顺便买了脉动和士力架,当然还有红霉素眼药膏>_<
  23号早上7点半起的床,小心翼翼的把眼药膏擦掉,发现那个麦粒肿竟然严重了!因为脓快出来了,每次眨眼都要疼一下,而且眼药膏没法洗干净,糊糊的,看啥都重影儿。我只好安慰自己,坏运气现在都来了,就当攒人品了,考试时一定会时来运转,老天不会跟我这么过不去的。之后洗漱完毕,检查东西。护照、考场确认、脉动、士力架、黑色中性笔一支、餐巾纸。之后去如家楼上吃了个自助早餐,12块,主要是有热稀饭可以暖身子,还有面包、黄油这类高热量的食物。8点半出发,8点50到的考场,已经开始检录进场了。进铁门先去了卫生间,然后签协议,西外比较人性化,有桌子和椅子,还有很多笔。之后去旁边照相,拿纸笔,有老师给带到座位上。我就分到了传说中的高挡板区,其实就是GMAT的考试区。那个时候进场的同学开始多起来了,老师又要带位置,走来走去的。在老师输入密码进入开始界面之后就趁机写了两篇作文的模板,事后证明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在写作时给我节约了23分钟的时间用来检查。
  然后就一步步的continue,开始托福之旅吧。
  阅读
  第一篇意大利文艺复兴。出现了和练习时截然相反的情况——文章能看懂,题不会做了。这就是我上文说的悲剧的原因之一,也是侥幸心理所付出的代价。词汇量是坚强的后盾,但是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同样重要。之前训练时以做题、积累生词为目标,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托福阅读文章的架构、写作思路和出题方向这类问题,在实际考采集者退散试时就吃了亏。思考的时间加长,时间就非常不够用。刚刚拖完最后一个答案,都没时间检查,时间就到了。
  第二第三篇时间还是很不够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心急还是什么愿意,麦粒肿开始流水儿了,眼睛里又开始糊糊的了,而且也不眨眼的时候也有疼痛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已经出离沮丧了,但是没有办法,来都来了,天塌下来也要坚持考完。没有镜子,用餐巾纸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尽量冷静的答完了后两篇。然后暗暗祈祷赶紧转到听力吧,千万别让我摊上阅读加试!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了,阅读加试。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加试的是两篇经典阅读,昨晚上就这两篇好好看了一下。只是这个时候睁着眼睛看屏幕一分钟来源:http://www.hxen.net

就酸的不行,只能闭着右眼睁着左眼看屏幕,我也管不了加试到底算不算分了,赶紧就着回忆把这两篇做完了。虽然说出来也许会被当成借口,但是我坚信这个麦粒肿是我阅读悲剧的原因之二。
  最后一个悲剧的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模拟题做得太少,没能够熟悉对着屏幕做阅读。加上当天眼睛不舒服,一会儿看串行了,一会儿找不着段落了,非常闹心。还有就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里没有固定下来自己做阅读的方法,是先看一遍文章再统一答题,还是看几题读一段,还是看一段做几题……虽然题目做了不少,但是方法一直都很混乱。在做Barron的模拟题时,尤其要注意固定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因为Delta上的文章大多是比较散的,而OG上都给你标出来了每一段有什么题,而且上述两本都是纸质的。在此Barron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听力
  事到如此,老娘豁出去了,既然阅读挂了,那听力就给我争点儿气吧。整个听力过程我的心态就是破釜沉舟,结果在这种心态下思路倒出奇的清晰,每道题做的也特别快。最后一篇听力做完的时候,我看到计时器上还有3分多钟。而晚上回来看到大家的讨论,发现我做题时一贯爱往挖好的陷阱里跳的这种习惯在考场上倒没发生过几次。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一起考德福的朋友的情景。德福听力的第一篇是问答题,写关键词,也是只听一遍,过了村就没店儿。当时听第一篇时她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出窍了,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8道题里的第5道了。前面的题只能靠蒙。可选择题有的蒙,蒙问答就很痛苦了。这个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因为后面还有两篇,第三篇也是问答题,又不能保证全对,这样就很可能挂掉听力。只要听力挂了,那么这场试基本就白考了。这姑娘当时估计也是破釜沉舟了,后面两篇做的奇好,结果成绩出来,听力拿了满分。考完试我就想,让这种奇迹在我身上重演吧……不求满分,上25就行。后来可能真的是我人品爆发了,给我个27,知足了,知足了。
  口语 & 写作
  考这两部分的时候其实都没什么意识了,也感觉不到眼睛疼了,就跟平常练习时一样机械的一个一个Task的过。说口语的时候还是比较紧张,感觉语速特别快,思路就不是很清晰。后来写作文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哥们儿说口语题,寄居蟹那道,尽管发音不太好,而且比较慢,但是一句一句说得非常清楚,这个时候我也明白了,这才是好的口语答案,那么我的口语成绩估计不会很漂亮了,不好的语言习惯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过来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锻炼的出来的。还有一个教训是,对于录下来的口语答案,要总结其中的错误,不可将就着一带而过,想着下回不犯就行了。口语和写作中的minor mistake,尽管不致命,但积沙成塔,没准什么时候就给个当头棒喝。所以,抱着侥幸心理考托福是绝对绝对不可取的,就算不以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准备托福,平时练习的题目也得认真对待。至于考BEC的口语时脑子里一直蹦德语词儿的情况此番并未出现,大概是因为这20天我丁点儿德语都没碰吧。由此也可推知,语言这个东西,20天不用,感觉就丢了很多了。我错了,考完试我就看德语。
  说到写作,独立写作是我最不擅长的环境类,举的例子自己也觉得很莫名其妙。后来看到来源:http://www.hxen.net

太傻上筒子们在讨论,说是不是应该写个人的努力和环境组织啊、政府啊做出的努力相比。想想也有道理,自己在这方面只提了一句,一笔带过,也许这是一个失分点。综合写作的问题在于我已经没有时间做替换了。还是因为疏于练习,替换做的就少,词汇、句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很可能这是另一个失分点。
  考完试已经快14点了,才觉得肚子饿了。写了邮寄的单子,出门拿包,下楼找妈妈,开始我的后托福生活。  
  其它的碎碎念:
  记得考完德福后那个听力出了事故的小姑娘说大不了晚上夜游长江的时候跳下去好了。考完托福后我心想,考成这样总不能明儿游兵马俑的时候跟他们埋一起吧?呵呵,玩笑归玩笑,20多天备战托福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
  复习托福的过程就像是看一遍百科全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起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右到艺术派别社会科学,通通来个眼熟先。这个过程还没有真的看百科全书那般享受。第一,不是中文的。第二,不仅要看,专业词汇重要概念还要背。一个要去德国读书的姑娘没白天没黑夜的准备一个英语考试which is很有可能以后还用不着,想想就觉得憋屈啊……冲着这1500大洋和20天的复习老娘怎么也要拿到去美国交流的机会,要不这时间精力和金钱不是白瞎了么。我还想学日语呢,我还要看数学呢,我还要复习拉丁语巩固德语呢。
  平心而论,复习托福的过程并没有给我的英语水平带来多大的提高。这20天的复习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单词是要记的,平时英语新闻是要听的,没事嘴巴是要动动来讲英语的,作文更是要练要练要练的;听写甭管对托福有用没用也是可以训练试试看的,口头总结也是要练习的……考到110+以上的牛人们,也许他们准备托福的时候没费这些功夫,但是这些步骤一定是大部分牛人们学英语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说来说去,就是老祖宗的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至于考试的时候,不管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也要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心理素质很重要。考完试后看日剧《仁医》,里面有一句反复出现的台词让我非常感动:上帝只会给我们过得去的磨难。这句话放在我身上或许有点大,可这毕竟是一种信念。考试只有几小时,生命却长数十载。考托考G,准备出国……都得有这样的念想。
  托福结束了,我和英语的缘分并没有结束。准备托福的过程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弱点,知道哪儿不行,那就补哪儿。托福只是一场考试,没甚准备或许也能撞个好分数,全力复习也有可能阴沟里翻船。只是,本事是自己的,语言能力是自己的,到了国外之后的生活是自己的。
  谢谢看完这6000多字的唠叨的筒子们,但愿我的备考过程和感想能对一条船上的战友们有所帮助。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