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冲刺试卷及答案(2)
2013-03-18来源:和谐英语
【第4部分】阅读理解
31 B 根据文章,无恶意的报复是指:A 取悦于报复对象;B 对打扰你的人采取行动;C 阻止某人打扰他人;D 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
32 A 如果你要第一个上班而且获得加薪,可以采取的无恶意的报复行为是:A 使同事上班迟到;B 比同事起床早;C 毁坏同事的汽车;D 使老板高兴。
33 D 与第二个例子的陈述相一致的内容是:A 女孩收到一张假字条;B 受害者受到女孩的邀请;C 女孩成功地对受害者实施了并无恶意的报复;D 那个女孩对受害者的事一无所知。
34 A 家人把食物倒入垃圾桶内是因为:A 他们误认为食物被糟蹋了;B 他们想到外面吃饭;C 他们想静静地用餐;D 他们不喜欢吃带葡萄干的食物。
35 C 本篇文章的主题是如何:A 摆脱絮絮叨叨的家人;B 使搬弄是非的朋友罢休;C 进行无恶意的报复;D 对付讨厌的同事。
36 D 本篇文章作者谈论的主题是什么?A 视觉障碍与记忆力;B 视觉障碍者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C 视觉障碍者的智力发展;D 视觉障碍者的定位与移动能力。
37 B 视觉障碍者在空间的位置:A 不是靠记忆确定,而是靠物体标记和线索确定;B 靠与他大脑中的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C 使他能够勾画出大脑中的图;D 强化环境在他大脑中所形成的图。
38 C 视觉障碍者学习的移动技巧是指哪种能力:A 靠别人的帮助旅行;B 在陪伴下行走;C 作为行人和乘客走动;D 在安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走动。
39 C 本段作者坚持认为:A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上学学习生存技能;B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的需要进一步扩大;C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获得安全移动的基本概念;D 学前儿童在时空、物体和事件等概念上接受训练。
40 A 我们如何才能增加视觉障碍者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活动能力?A 通过帮助他获得足够的定位和移动能力;B 通过教他学会观察技能;C 通过警告他危险情况和障碍物;D 通过改进其视觉能力。
41 B 文章第二段提到,绝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接受治疗的人数却不是很多。
42 C 从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得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报告”是每年发表一次。
43 A 在文章的第五段,Lee说到:“我们子孙后代对我们这一时代的评价将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应付艾滋病这一疾病。”可见,我们对于该病之反应的重要性。
44 C 文章的第八段提到,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也颇有益处。
45 D 文章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到现在,已有两千万人死于该病。
31 B 根据文章,无恶意的报复是指:A 取悦于报复对象;B 对打扰你的人采取行动;C 阻止某人打扰他人;D 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
32 A 如果你要第一个上班而且获得加薪,可以采取的无恶意的报复行为是:A 使同事上班迟到;B 比同事起床早;C 毁坏同事的汽车;D 使老板高兴。
33 D 与第二个例子的陈述相一致的内容是:A 女孩收到一张假字条;B 受害者受到女孩的邀请;C 女孩成功地对受害者实施了并无恶意的报复;D 那个女孩对受害者的事一无所知。
34 A 家人把食物倒入垃圾桶内是因为:A 他们误认为食物被糟蹋了;B 他们想到外面吃饭;C 他们想静静地用餐;D 他们不喜欢吃带葡萄干的食物。
35 C 本篇文章的主题是如何:A 摆脱絮絮叨叨的家人;B 使搬弄是非的朋友罢休;C 进行无恶意的报复;D 对付讨厌的同事。
36 D 本篇文章作者谈论的主题是什么?A 视觉障碍与记忆力;B 视觉障碍者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C 视觉障碍者的智力发展;D 视觉障碍者的定位与移动能力。
37 B 视觉障碍者在空间的位置:A 不是靠记忆确定,而是靠物体标记和线索确定;B 靠与他大脑中的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C 使他能够勾画出大脑中的图;D 强化环境在他大脑中所形成的图。
38 C 视觉障碍者学习的移动技巧是指哪种能力:A 靠别人的帮助旅行;B 在陪伴下行走;C 作为行人和乘客走动;D 在安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走动。
39 C 本段作者坚持认为:A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上学学习生存技能;B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的需要进一步扩大;C 有视觉障碍的儿童获得安全移动的基本概念;D 学前儿童在时空、物体和事件等概念上接受训练。
40 A 我们如何才能增加视觉障碍者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活动能力?A 通过帮助他获得足够的定位和移动能力;B 通过教他学会观察技能;C 通过警告他危险情况和障碍物;D 通过改进其视觉能力。
41 B 文章第二段提到,绝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接受治疗的人数却不是很多。
42 C 从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得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报告”是每年发表一次。
43 A 在文章的第五段,Lee说到:“我们子孙后代对我们这一时代的评价将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应付艾滋病这一疾病。”可见,我们对于该病之反应的重要性。
44 C 文章的第八段提到,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也颇有益处。
45 D 文章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到现在,已有两千万人死于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