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理解

正文

同性恋进化之谜

2014-02-27来源:中国日报网
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关于同性恋的生物学起源的科学文献相继发表——就在上周又一篇相关文章(同性恋存在遗传基因)得以发表,并成为科学正统。但是这是如何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符的呢?

马克里莫和赖安·路易斯的畅销歌曲《Same Love》(同样的爱)已经成为美国支持同性婚姻运动的非正式颂歌,这首歌表达了许多同性恋者对自己性取向的感受。

歌曲讽刺了那些“认为同性恋只是一种选择,可以通过治疗和宗教被治愈——可以人为地改变这种倾向”的人。少数同志对此不以为然,仍然坚持性取向是一种社会建构,他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同性伴侣,并为此感到骄傲。

但是科学观点是站在马克里莫这边。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研究者就已指出,同性恋者的兄弟及母系亲属也是同性恋的情况更为普遍,这可能受某种遗传因素影响。尽管无法确切证实,但诸如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大脑的物理区别,以及动物界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性恋行为的研究却依旧与此有关。

但是,我们知道,男女同性恋者的后代都比异性恋者要少,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这有些矛盾,”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教授的保罗·维西(Paul Vasey)说。“如果说携带这种遗传基因的个人不会生育后代,那么男同性恋这种包含遗传组分的性状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得以延续呢?”

对于这一进化论之谜,科学家尚不能明确解释,但已建立了一些理论。不同的人群可能受到不同机制的影响。大部分理论与男同性恋的研究有关。而女同性恋的进化相对来说研究较少——这二者之间起作用的机制可能相似,也可能截然不同。

控制同性恋取向的基因还有其他作用

控制同性恋倾向基因遗传形态的等位基因——或者基因组——在其他时候可能也会产生较强繁殖效益的优点。这可以弥补同性恋人士较少生育后代的劣势,携带这种基因的非同性恋者也会将其遗传给后代,这就保证了这种性状的延续。

这种基因传递有两种或者更多方式。其中一种可能性是,这种等位基因能够产生一种心理特质,能够使男异性恋者更吸引女性,或者是女异性恋者更吸引男性。《生而为同:性取向心理生物学》一书的合著者卡齐·拉赫曼(Qazi Rahman)这样说道,“我们知道,女性越来越喜欢拥有更多女性行为特征和面部特征的男性,这样的人一般更具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更强的同情心。”因此,这种理论认为,即使只携带少量这种等位基因也会增加携带者繁殖成功的机会。有时某位家庭成员会遗传到的大量该种等位基因,因而影响了他/她的性取向,但是总体而言这种等位基因仍具有繁殖优势。

“同性恋等位基因”弥补繁殖劣势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异性中起相反作用。比如说,能够使携带者更吸引男性的等位基因对女性而言就会明显成为繁殖优势。如果这种等位基因存在于男性的基因序列里,那么就会产生同性吸引,但是只要这种情况极少发生,那么等位基因依旧具有纯粹的进化优势。

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第二种理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安德里亚(Andrea Camperio-Ciani)发现,男同性恋者的母系女性亲属比异性恋男性的母系女性亲属有更多后代。这暗示了男性基因序列中的X染色体上存在某种未知机制,能帮助家族中的女性孕育更多后代,却也会导致男性的同性恋的倾向。虽然并未对其他种族进行同样的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德里亚对意大利人种进行的研究就是错误的。

一些研究者相信,要想理解同性恋人群的进化,我们需要研究他们是如何融入更广泛的文化中的。

保罗·维西在萨摩亚群岛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亲缘选择”的理论,这一理论又称“巢中帮手”假说。该理论认为,虽然同性恋者会缺少子嗣,但是他们会通过提高兄弟姐妹的生存繁殖的能力,贡献金钱或者是帮助其照看和指导后代的行为来弥补。一些男同的基因序列可能会与其侄女外甥们相同,因此,这个理论认为管控性取向的基因依旧会遗传下去。

怀疑论者指出,平均来说人类仅有25%的基因序列与这些侄女外甥们相同,(这些亲属更高的生存率可以弥补同性恋者自己不生育的损失)每少生育一个自己的后代,同性恋者都将需要抚育两个本来可能不会出生的甥侄才能弥补。维西还没有测算出同性取向者促进其兄弟姐妹繁殖的准确比率,但已经确定的是,萨摩亚的“同志”们相比“直男”来说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照料自己的侄女外甥们。

“没有人会比我更惊讶了,”提起他的研究结果,维西说道。他之前的研究显示,日本的男同性恋者与异性恋无子女的男女相比,并没有对他们的甥侄们表现出更多关注和慷慨。而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维西认为,之所以萨摩亚的研究结果不同是由于研究对象也与众不同。他研究的fa'afafine被定义为“第三性者”,他们穿戴成女性,并与自认是“直男”的男性发生性关系。他们是一个跨性别的种群,不喜欢被人称为“基佬”或是“同性恋者”。

维西推测,fa'afafine对他们的侄女外甥们更为关注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在萨摩亚文化中的接纳程度远高于西方和日本的同性恋者(“你不可能在亲属排斥你的情况下帮助他们”)。但是,他也认为fa'afafine生活方式里的某些因素使他们可能更倾向抚育自己的侄女外甥们。维西推测,世界上其他的“第三性”人群应该也是相似。

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巢中帮手”理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性相吸这一遗传性征为什么没有被自然淘汰。这一假说促使维西产生另一个推测:被视为男性且具有男性特征的男同性恋者——大部分的西方男同性恋者即是如此——是从跨性别性征者进化而来。

同性恋者也有孩子

在美国,大约37%的女同、男同、双性恋和变性者有孩子,其中约60%是亲生子女。根据威廉姆斯学院的研究,每对有孩子的同志伴侣平均会有两个孩子。

这些数据可能不高,还不足以维持这一群体的基因特质,但是进化生物学家杰里米·约德(Jeremy Yoder)在一篇博文中指出,近现代许多同性恋者并没有公开地过着同性恋生活。迫于社会结婚生子的压力,他们的生育率可能比现在的同恋者要高。

有多少同性恋者会有孩子呢,这取决于你怎样定义“同性恋”。在萨摩亚群岛,许多和fa'afafine发生过关系的“直男”仍会结婚生子。

“如果从多元文化观的视角来看,同性恋的范畴就会变得十分宽泛”,夏威夷大学进化生物学家Joan Roughgarden说道,“如果你到印度去就会发现,如果有人自称是‘同性恋’,那你就可以直接认定他们是西方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没有同性恋者。”

西方也是一样,有证据表明,很多人都有过一个阶段的同性恋行为。上世纪40年代,美国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发现,尽管仅有4%的白人男性青春期后就确定自己是纯同,其他有10%的男性有过三年的同志行为阶段,37%的男性曾与同性发生过性关系。

去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观念调查得到的数据相对较小。大约16%的女性表示她们曾与其他女性有过性体验(其中8%有过生殖器接触),7%的男性表示他们曾与其他男性有过性体验(其中5%有过生殖器接触)。

但是大多数研究同性恋进化的科学家感兴趣的是一种持续的内在性欲模式,而不是人们自认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或者发生同性性行为的频率。“性别身份和性行为并不能准确区分性取向,”保罗·维西表示,“性欲感觉才是。”

卡齐·拉赫曼表示,控制同性吸引基因遗传形态的等位基因仅能解释一部分性取向行为。其他自然变化的生物学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作用,卡齐认为,大约有七分之一的男同的性取向受“兄长效应”的影响。

这与乔治·奥威尔《1984》书中的“老大哥”没什么关系。据观察,有兄长的男孩更有可能成为男同性恋——并且每多一个兄长,其成为同性恋的机会就会增加约三分之一。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有一种理论是,每次怀上男孩,母体就会产生某种蛋白免疫反应,而这种蛋白质恰好影响男性大脑发育。由于这一免疫反应只会在生产多个子女后才会发生——这些兄弟姐妹大部分会是异性恋,并会继续生育后代——这种孕期特异性才没有被演变淘汰。

出生前受到异常水平的荷尔蒙刺激也会影响人的性取向。例如,在出生前受到较高水平睾丸素刺激的女性胎儿以后成为女同性恋的比率更高。研究显示,充当“丈夫”角色的女同性恋者和男性一样,食指与无名指的长度有略微差异——这表明了胎儿出生前受到睾丸素的刺激。作为“妻子”角色的女同性恋者的这种差异却不太显著。

另一种兄弟——同卵双胞胎——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研究发现,如果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个是同性恋,那么大约有20%的概率另一个人也拥有同样的性取向。虽然这比随机性的可能性要高,但对于两个拥有相同基因序列的人来说,还是比预期要低。

来自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威廉·赖斯(William Rice)表示,通过研究基因序列的处理过程而不是基因序列本身,我们有可能对此作出解释。赖斯和他的同事参考了新兴的表观遗传学,该学说研究“附因子”,附因子用于调控基因的具体实现。附因子只是偶尔能够遗传给后代。赖斯认为,女性胎儿受某种附因子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对睾丸素的敏感度。这种附因子通常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如果偶然出现遗传,就会导致男孩的同性性倾向。

《同志健康》杂志主编威廉·拜恩(William Byne)博士称性取向很可能是先天的,但他也认为这可能比许多科学家以为得要复杂得多。他注意到,同性恋的遗传性与离婚者类似,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却没有……对‘离婚基因’进行过任何研究。相反他们专注于研究遗传的性格和喜怒无常的特质这些可能会导致离婚的方面。”

对卡齐·拉赫曼来说,媒体总是报导发现了“同性恋基因”,这把性取向的遗传理论过于简单化了。他认为,性取向涉及几十甚至上百对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解密。此外,尽管异性恋在进化过程中比同性恋更具优势,但是卡齐说,并不是只有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才是由基因决定的,异性恋者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