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托福考试 > 托福考试经验技巧

正文

2010年3月29日托福考前准备一个半月107分

2010-03-24来源:和谐英语
  前言以及关于xdf
  
主要谈一下TOEFL入门、备考进度安排、备考资料,讨论了一下该做什么,再具体到怎么做并不深入展开。
  本人大学本科,英语成绩一般,CET-4考了541,CET-6考了501,没有考G(因为去万恶的法兰西,所以不用考),可以说是大学里面最普遍的那一类了。我总共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复习,后一个月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每天复习大概10h+吧。勤奋的同学趁着寒暑假完全可以挤出时间。
  我之前花了1400+大洋上了xdf,熟悉了考试题型,了解了一些做题技巧,听了许多浑段子,最关键是知道了单词也是可以拿著书背会的。其实还是有收获的。我感觉万事开头难,上xdf就是给自己开个头了。如果自己有能力和精力开头,可以不上xdf,比如看看xdf网络课堂啊,大量地看一些taisha等论坛上的帖子啊。xdf中教的做题技巧,如果不通过自己做大量的题去实际感受,还是等于不会。有的技巧并不一定适合你,要改动,有的技巧需要消化。
  上完xdf后我就没怎么看过T,就做了OG的阅读,整理了一下xdf的笔记。一晃半年过去了,像我这样不好,应该一股作气。我真正好好备考也就最近1个半月,前半个月都在重新熟悉考试,主要看很多网站和帖子,辅以做题和看OG。后一个月每天12小时不间断练习。当然也会看少量帖子。
  单词
  单词是所有部分的基础,没有单词量什么方法都白搭。单词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从备考第一天开始,起码要坚持到考前2周的。我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天。
  找到一种好的背单词方法,我用的是胡氏背单词法。我觉得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好操作,便于坚持,有不断 “往前走” 的成就感。最关键的在于浏览的速度要保证,每天都要看够量。
  论坛上还广为流传着 “杨鹏背单词” 法,方法科学,据说是根据什么遗忘曲线,但是不太便于坚持,也推荐尝试。
  我使用的单词书是:李笑来的21天+老俞的小红宝(词根联想)。其实了解了胡氏背单词法就知道单词书其实不重要。
  我使用胡氏背单词法的时间安排是:早起和睡前各15min,三顿饭后的休息时间各15min,每天上午中午和晚上复习累的间隙,各15min。这一共就8个15min了,不过我觉得够了。其实很多空闲时间都是可以利用的,比如等人啊,坐车啊。每天背诵的量根据自己的时间把握,我可以不上课全身心备考,所以每天背250个单词。也就是一本书从头到尾翻完。
  备考的每个部分都会对其他部分有所帮助,比如听力口语3456题(综合口语),对小作文(综合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口语12题跟大作文(独立写作)也能互相辅助,这就是NewTOEFL的先进之处。
  另外还有个叫Langlib的系统,没怎么看过,好像可以帮你制定背单词计划,有版友推荐。
  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方法---老俞
  辞典软件
  有许多词典软件,什么金山词霸啊,还有版友推荐了emule上的longman那个豪华的辞典。
  我推荐的是lingoes。它是免费的,能安装许多辞典。自带维科英汉,维科汉英,都不错。权威的有韦氏,我没太看过。我常参考牛津高阶双解词典,以及一个同义词反义词词典。还有其他许多网络词典,提供许多同义词啊,例句,真人发生啊,很不错。而且lingoes支持屏幕取词,很节省时间。我强烈推荐安装一个真人发声库,我安装的lingoes提供的longman的真人发声。每次查到单词自动发音。这对熟形不熟音的筒子们太重要了。我基本不用纸质的了,都用辞典软件查。     
  听力
  听力是重中之重,综合写作和综合口语都要依赖于听力水平的提高。xdf的名言是 ”得听力者得天下“。
  听力要靠坚持练。从备考第一天到最后一天。
  时间充裕的话,先听一些longman或者相对较简单的材料练耳朵,这个我跟着xdf上做了。如果没有多少时间,就直接上主要的备考材料。
  主要备考时间我听的是delta。delta上面每个段子都不是随便出的,涉及各个领域或学科,所以能把Delta听好,对听力提高有很大帮助。delta的文字难度和真题相当,题目是比真题简单,但是做delta目的不是用来模拟真题,而是提高听力的水平和做笔记的水平。所以不应该陷入比较备考资料和真题难度的怪圈里面。delta上面的题目也是针对每一种实际题型分单元出的,所以对熟悉题型也很有帮助。delta的题目做完后要精听。精听一般来说就是 ”跟读模仿和听写“ 两种。如果时间充裕,则多听写。我是主要进行的跟读模仿。小马过河的xdf老师马骏曾经发出豪言 ”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可见听写的重要性。
  听写推荐一个软件GoldWave,可以看到波形,所以能分出前后句,一段段截取着听写,很方便。CoolEdit也有许多版友用,有关听写和复读的软件还有很多,不止这两个。如果把Delta练完了,还有老托的PartC,也是精听。论坛上还有voiscript版的PartC,可以点一句听一句,也很好。其他一些听力材料可以自己搜集着听。但我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连老托也没来得及听。就另外听了点Barron,用来打击自己的自信,呵呵,没当模考做,这是用于熟悉电脑答题。
  最后临考时我开始做高分120来拔高自己的水平。这套题的语速比真题稍慢,文字难度相当。但选项跟真题一样具有迷惑性,Delta和Barron的题目都是干扰项不如真题那么强。做惯了Delta,就慢慢会有一种轻视题目的倾向。认为听不太懂也能选题。真题可不是这样的。另外120的段子长度也跟真题类似,Delta鉴于是练习性质的,不是模考,所以段子都是比较短。Barron段子超长(有的7、8分钟),文字难度和真题相当,题目有些太简单了。所以120相比之下,是最好的模拟题了。
  做120模考更重要的一点是熟悉看着计算机屏幕答题,如果一直使用纸质材料,考试时会不适应,对听力来说到不是那么明显,对于阅读,后期一定要练习在计算机上做题。现在又出了120(2)的听力,和120差不多。taisha上就能下载。
  要想知道考试时候是什么语速,看OG就行了。我在考试当天早上就又听了OG的5段,作为考前最后磨的一枪,保持自己耳朵的状态,尽量熟悉考试听的感觉。OG无论何时都是最权威的,当你不确定该怎样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考OG。
  许多版友有一个误区,就是依据错题数目断定资料和真题的差距。其实真实考试时,客观题(阅读听力)打分是依据统计学方法(口语作文则是考官给多少分就是多少),应该与四六级类似。具体说法可见此贴http://www.taisha.org/bbs/thread-1155435-1-1.html,大意就是不同题目有不同权值,还要看所有考生在此题中的表现。如果错几个就扣几分,那OG上肯定就把精确的给分标准写上了。
  阅读
  阅读是中国考生最熟悉的形式,所以阅读入门快。可是提高难,阅读提高关键在单词量的增加和培养读英文的感觉,俗话说孰能生巧,读的多了,心中自然而生一种读英文的感觉。
  所以有可能,每天最好都要练练阅读。可以不如听力花的时间那么多。
  我阅读备考主要使用的Delta。做Delta的好处是,Delta的听力阅读很多是相辅相成的。好多时候做阅读的段子,总能回忆起曾经做过类似的听力段子。这样就复习了单词,也巩固了该领域知识。Delta的题也是针对每一种题型分单元出的,所以对熟悉题型、训练该类题的解题思路很有帮助。做完Delta会让你感觉出题人确实很用心啊。Delta的文字难度和真题相当,段子较短,选项比真题简单。另外我也做了一点Barron的模考,不过没当模考做,就当一般练习。
  对于每种题型心中都有了数,并不代表能做真题。要想在考场上发挥正常,就要练习的难度大于考试。一是,自己的自信心提高了。二是,到了考场难免小紧张,有时平常能安心思考的,可是到了考场就觉得一句话读完后什么都没懂。所以要让自己凭本能、凭惯性就可以读句子。这就要大难度备考材料来拔高。
  这就不得不再次搬出高分120。120的难度可谓相当甚至大于真题。120的阅读句子有一个特点,基本没有一句是简单句。要么加定语从句,要么是分词,什么其他从句也掺和到一起。如果120可以读懂,那么真题你就不用担心了。另外120的选项也是跟真题一样有迷惑性,做120让你改掉做Delta不斟酌每一个选项就写答案的坏毛病。120最大的好处是巩固你已经熟悉的做题方法,以及培养自己读长难句能力。我在考前3天做了10篇左右的120,感觉提高很大。
  另外做120是要让自己适应电脑屏幕答题。这点很重要。考试时屏幕属于低分辨率型的,跟120类似。字体看着不锐利,不会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