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托福考试 > 托福考试经验技巧

正文

新托福考试111分详细准备经验分享

2010-12-17来源:和谐英语
7月10号算是我的托福考试二战,拿到了111分,但是考完后一直挺忙没有写经验。下面我想回报一下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分享我的托福考试复习经验。

  先说说我的个人情况:
  学生,六级583,但是听力好,阅读差点
  考托情况:
  我这算不上二战,但是我的确考过两次,头一次在两年前,已经过期了,第一次24R+29L+18S+24W=95这一次全力准备了两个月,基本平均一天8个小时吧。
  我的详细托福考试准备经验如下:
  1、关于资料选择:
  OG:很多人建议把OG好好研究,我至今没有明白怎么交好好研究,但是把OG看一遍还是很必要
  Delta:虽然有人批评跟考试题目感觉不一样,但是如果时间充足,Delta是需要做做的,至少阅读听力
  TPO:这个当然是跟真题最像的,我是留到最后模考的
  李笑来单词:最核心的单词,讨厌背单词的同学看看这本就好了
  杨鹏阅读难句教程:这个对阅读很有帮助
  小马听力:特别是分类场景,熟悉听力话题,甚至一些简单的段子可以拿来练口语
  新概念4:就是背书用
  2.托福考试阅读准备经验——明白大意,准确定位
  我个人是最讨厌背单词的,以前也从来不背,两年前的那次我就看看单词。但是上次托福阅读24、听力29出来后,身边的同学都说我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一般都是反过来的分数。所以为了提高阅读分数,这次我第一个先背单词。我用的是李笑来那本,背完我才知道这本是单词最少的,身边的人都用张红岩的,还有本10000个单词的。但是我的感觉是如果能把李笑来那本记住70%,就ok了。单词书被人鄙视后,我也没换别的书,就接着背李笑来,背了3遍,够用了。
  后来我就看看OG,OG上说的一些小技巧还是不错的。
  Delta上的题目要难一些,主要是有一些题目需要考生进行引申、做一些文学上的理解,当然这些在托福中是不会出现的。我做Delta没什么特别方法,就是做完看看错题。我发现自己错的毛病主要是想的太复杂,一犹豫就错了,所以后来我就改成第一感觉是什么就选什么,很有效。
  平常我会每天练一练杨鹏的难句,方法也很简单,就按照书上说的把每个句子反复读、反复看,看上十几遍,觉得很通顺、觉得句子写得很好自己以后也要这么写了才罢休,我看杨鹏难句一个多月也就看了60个句子,虽然速度慢,但是明显感觉看长句的能力提高了。
  泛读方面,我时常看The Economists和American Science,也不是天天看,但是也看了不少。
  阅读就是明白大意、准确定位。大家不可能有时间把文章读完,也没必要。第一遍读文章时,至少要明白,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文章的架构什么样,一般看看每段首句就好了。做题目是那就是定位了,其实跟答题有关的就那么一句或两句话,老美出题直来直去,那句话说了什么就是什么,往前面或后面看很可能会错。当然,如果不太明白,借助上下文帮助理解还是必要的。
  3.托福考试听力准备经验——硬实力,不要寄希望于记笔记
  我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听力底子好,考托福轻松不少。
  首先必须承认听力是硬实力,我高中的时候就是每天练听力,我练听力的方法就是每天听,我原来大一大二时用的是Listento This,辅以听写,但是没练上很多课。泛听方面,VOA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啦,无论是慢速VOA还是标准VOA都是值得尝试的,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
  作为考试备考方面,OG、Delta、小马过河和TPO都是绝佳的资料。对于听力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每天听上一个半小时(包括做听力题)够了。小马过河可以拿来听写和做题,当然大家不可能全部听写完,剩下的资料拿来泛听,特别是场景分类(下),这些资料是没有题目配套的题目,泛听最好了。当然,小马过河的缺点就是时间太短,没有5到6分钟的长段子,这就需要Delta和平常的泛听来弥补了。不建议大家睡前听听力,听着听着睡着了到考场是很可怕的,呵呵。
  我说“不要寄希望于记笔记”可能会令很多人诧异。平常练习练练记笔记当然是有好处的,毕竟口语、综合写作都是需要的。但其实,托福考试时,听力重在听懂!!听懂了,记很少的笔记也没有问题。这是因为:首先托福不会考国内喜欢考的时间日期数量,这些太细的细节不考;其次,要相信自己的大脑,听力的时候集中精力比什么都好,区区几分钟的对话或短文,你认真听了,然后辅以一些关于听力材料主题、脉络的笔记就可以帮助你回忆起大部分内容。大家切不能因为记笔记将听力听的断断续续甚至支离破碎。
  听力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课堂的主题、主要的理论解释、作者的态度、事物之间的关系(谁比谁好?是increase还是decrease等等)、同意或反驳的原因、哪些细节是用来支持哪些观点的(对上号即可)都是无比重要的。总之,听力材料的脉络是最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