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语翻译 > 英语笔译资料

正文

贴切传神搞翻译:红里透白?

2008-02-19来源:
贴切传神搞翻译:红里透白?

 在翻译有关形象描写的段落时,我们经常会碰到英语中常见的惯用形式:一个名词可以前置或后置一大串的形容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表象到内在可作详详细细的描绘。然而,汉语则相反,一般名词前不跟长长的形容词,除了逻辑性很强的修饰词(如身份、属性等),属于描绘性的或关系不太紧密的修饰语,都放在后面慢慢叙述。      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对于女性的肤色、双眼、以及秀发等的惟妙惟肖的描绘:

      Now the woman was standing across the counter,smiling sweetly. She had a peaches-and-cream complexion, nice brown eyes, smart gray hair and horn-rimmed glasses.

      1. a peach-and-cream complexion: 在这儿,peaches表示桃红色,红润的;cream意味着奶油色的或奶白色的。倘若按照原文语序该译成:“红里透白的脸色”。可是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读者是绝对接受不了的。不但感觉不到美,反倒让人联想到京剧里的脸谱。所以在正确理解原意后,应该译成:“细洁而白里透红的脸色”,或者“白皙红润的肤色”。

      2. nice brown eyes: 这里,nice表示模样长相好,brown无疑表示颜色。可见英语国家的民族,往往首先感知形态,而后才是色调,并且先关注较刺激的颜色;与之相反,汉语思维中,人们首先对色调产生敏感性,然后再细细观察其形象。这样,按原语序,将译成“一双长得不错的棕褐色的眼睛”;按汉语习惯,则译成“一双棕褐色的漂亮眼睛。”

      3. smart gray hair: 这里的smart表示发型时髦,飘逸潇洒。同样原语序的“发型时髦的灰白色的头发”显然不如“灰白的头发做了时髦的发型”更让国人接受。

    看来汉语的思维习惯是先定义后描写,先大后小,先粗略后细致,先外部后内部,先远后近。下面让我们用汉语来精心描绘一下乞丐基思(Keith)的真实模样吧!

      “Keith: 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

参考答案:

“Keith: 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

      基思是一个要饭的,他身材矮小,面皮焦黄,身上穿得破破烂烂的,瘸腿,满脸的胡子。